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“不是我不想结婚,是我真的感觉结不起,也不敢结。”
28岁的程序员小赵,盯着手机里的转账记录——那是他爸妈刚卖掉老家镇上的老房换来的28.8万彩礼。
他说这句话的时候,声音不高,却像一记闷棍砸在所有男人心里。
前几天我也写了一篇关于彩礼的文章,我也认真看了评论区的留言,大多数人其实观点都很明确:彩礼也可以给,但不能给那些“物质拜金女”,这种女性有钱没钱人家都看不上。
一、高彩礼,先把男人逼成了“风险投资人”
过去讲究“礼轻情意重”,现在动辄十几万、几十万,附加一动不动(车子、房子)。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,这笔钱不是“零花钱”,而是:
·父母攒了半辈子的养老本;
·自己未来十年的创业或跳槽缓冲金;
·一场大病就能压垮全家的“唯一防火墙”。
一旦婚姻闪崩,法律只认“共同生活时间”与“过错责任”,彩礼返还比例全凭法官裁量。现实里,领证三个月就离的案例,返还往往不足一半。男人一夜之间人财两空,还要背上“离过婚”的标签,二次婚恋市场直接打折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二、男人到底在怕什么?我们来仔细看看
1、资金流向
男方父母卖房/借亲戚朋友→彩礼转账→女方个人账户→若离婚,返还?看心情、看律师、看运气。
2、风险概率
骗婚是少数,但只要1%落到自己头上,对个体就是100%暴击;网上铺天盖地的“三金闪离”故事,让“幸存者偏差”成了“恐婚日常”。
3、情绪曲线
相亲刚认识:开心↗谈彩礼:焦虑↘借钱凑钱:崩溃↓婚礼当天:强颜欢笑→婚后冷战:彻底麻木。
三、畸形“彩礼”,让男人觉得自己是“钱包”而不是“爱人”
很多女生嘴上说“我要的不是钱,是态度”,可两家人聊婚礼事宜时却又寸步不让,这就很让男方家庭难堪,忍不住会想:结婚就是为了图钱吗?男方也会觉得自己可能只是一个提款机而已。
那这样的婚姻,是不是也有点变味了呢?
四、给正在犹豫的男人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
1、别用父母的棺材本赌人性。
2、如果女方坚持“不带回、不商量、不共管”,请勇敢说“不”。真正的伴侣不会把你父母的晚年推向悬崖。
3、如果女方愿意讨论,完全可以把“彩礼”拆成“婚后投入”,与其一次性给20万或30万,不如谈成:
·10万月子中心+育儿嫂预付;
·10万存入孩子教育金;
·10万作为女方生育期收入补偿,按月发放。
这样,钱也没少花,双方都能看得见去向、摸得着保障。
4、敢于婚前“丑话说在前”:
·做婚检、互拉征信、查诉讼记录;
·彩礼用途、返还条件白纸黑字写进协议;
·必要时做资金公证或第三方托管。
别怕被说“计较”,真正想跟你过一辈子的人,会感谢你把风险降到最低。
五、请社会别再拿“男人娶媳妇就该给彩礼”当政治正确
当房价、教育、医疗已经层层加码,当“癞皮狗经济”退潮,当“她经济”开始收割,我们至少该承认:
·普通男人的钱,也是血汗钱;
·普通男人的父母,也有安享晚年的权利;
·普通男人想要的安全感,不过是“钱花了,人能留下,日子能过好”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最后,站在普通人的视角,我再多说几句,我们不是反对彩礼,而是反对把彩礼变成一场单向的、没有监管的豪赌。
姑娘,如果你真心爱他,请别把他的父母逼到墙角;
婚姻本该是两个人携手对抗世界,而不是一个人掏空全家去赌另一个人的人性。
今天,我们也替所有被逼到墙角的男人说一句:
“我可以为幸福买单,但我不想为骗局陪葬。”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常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